這幾年來,社會經常在討論「工作難找」的問題。我承認現在的確「工作難找」,但是,這是因為「工作機會太少」嗎?
正確答案是:工作難找,不全然是因為工作減少!目前求才市場上仍然有很多工作,無法找到「條件相當」或「意願相當」的人。這其中最大的原因是「求職者目標」和「工作機會」無法對應起來的問題。
升級自己,順應職場變化
工作機會的變化,是因為產業的變化、職務的變化、地點的變化、雇用方式的變化,以及「工作所需技能」的變化。工作機會的變化,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但求職者卻是可以改變自身求職的設定,及增強自身的條件的!
就像昨日我搭乘一部計程車為例。那位計程車司機告訴我,他以前是畫「電影看板」的畫師,當年,他可是這個行業的佼佼者呢。但現在,這個工作顯然已經沒有了。 「電影看板」已經不用畫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所以他改行開計程車!但他告訴我計程車現在太多了,所以他又得思考「服務升級」、或以「加長工時」來增加 收入!
隨著電腦、網路、通訊設備的大量運用,隨著經濟環境的變化,「工作內容是一定會變的」。我建議求職者一定要注意「哪些工作正在變化?哪些工作即將消失?」的問題。如果你發現你的工作正在變化中,你一定要積極轉型或升級!
我舉個實際的例子。幾年前,我的部門有個網頁設計師。他自動自發的學習各種繪圖軟體,想以優秀的技術,做出更好的網頁。當時我非常欣賞他的努力及專業,所以不但給他加薪,升他為設計主管,還給他機會參與行銷案的企畫與發想。
不 過有一天他跟我辭職,原因是他只喜歡「執行」企畫想好的東西,卻不願意嘗試以企畫的角度「創意思考」。他說,我要求他「發揮創意」,讓他壓力很大。(唉! 原來,他只想做個「美術完稿」罷了!)雖然我欣賞他「電腦操作」的專業和完稿的執行力,但是,聽完他的理由,我還是讓他辭職了。
積極求突破,為職能加值
其 實,如果這位設計師早十五年出生,他的職涯,不會有大問題。以他的專業及努力,這輩子穩穩的拿薪水,做個社會中堅份子的中產階級,綽綽有餘!但是,在這個 電腦軟體快速發展的時代裡,我看到,他的職業生涯是「危險」的。即使他現在很努力的在學習和運用技術,但他的「電腦技能」很快就會被更強、更容易上手的 「電腦軟體」取代!
如果他一輩子執著於做個單純的「美術完稿」,堅持不「用腦思考」,他的「設計能力」和他人技能的差異性會很快的拉近、消失!也許不久的將來,一個簡單的指令,就可以取代他現在的技術,未來會搶走他工作的不是「人」,而是「軟體」。
人的創意力不是電腦軟體可以取代的!如果他願意學習發揮「創意力」,職場競爭力將大幅提升,他可以增加企畫職能,其重要性及產值會上升,因此他會邁向「M」的上端;如果堅持侷限於「操作力」,未來可能被軟體取代,他就得往「M」的下方滑落。
積極性高的「他人」,也很可能吃掉你的工作。以我的部門為例,多年前,我僅是一個小部門主管,我只帶三個人。某天,其中一個離職了!當時,我打算趕快找人來遞補職缺,沒想到,其他兩個同事跟我商量:「我們兩個,願意把他的工作扛下來!」
我很猶豫,擔心他們會太辛苦,但是他們願意試試看!後來,他們看來應付裕如,我果然就不用補人了。因為公司對他們的依賴性增加,所以他們後來順理成章獲得加薪跟更好的職位!就算他們兩人加薪,公司少雇一個人,薪資成本仍然是下降的。
其實,這個小個案中也足以發現「M型社會」的成因。因為他們的積極性並且願意更加努力,而吃掉了另一個人的工作機會。整體看來,工作機會減少,但他們自身的 收入和對公司的價值卻是上升的。市場上少了一個工作機會,等於可能有一個人是向下沉淪的,但他們兩位卻因為積極性高而往「M型社會」的上方前進。
原文出處:30雜誌網
網址:http://forum.30.com.tw/Board/show.aspx?go=857
2007年11月15日 星期四
2007年11月12日 星期一
學不會
我總是學不會多愛自己一點。
你以前總是覺得我愛傻傻的付出,學不會多愛自己一點。原來,到了今天我都還學不會。
為了跟他說話,我跑到圖書館樓上來上網;
擔心我們對話的聲音會打擾圖書館裡的人,於是我選擇坐在樓上的陽台處。
洗好澡乾乾淨淨的我現在又熱得滿身不自在,蚊子不斷的在身邊嘲笑我。
是阿!我怎麼這麼笨,我怎麼會以為他跟我一樣會想要多聯繫。
最近的心情簡直糟透了。沒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
我發現自己變了,已經很難再像之前那樣開心起來。
你以前總是覺得我愛傻傻的付出,學不會多愛自己一點。原來,到了今天我都還學不會。
為了跟他說話,我跑到圖書館樓上來上網;
擔心我們對話的聲音會打擾圖書館裡的人,於是我選擇坐在樓上的陽台處。
洗好澡乾乾淨淨的我現在又熱得滿身不自在,蚊子不斷的在身邊嘲笑我。
是阿!我怎麼這麼笨,我怎麼會以為他跟我一樣會想要多聯繫。
最近的心情簡直糟透了。沒有人知道,只有自己知道。
我發現自己變了,已經很難再像之前那樣開心起來。
2007年11月5日 星期一
第一次的第一天
今天终于搬出来了,离开了那里,会比较快乐吧。
也许我不懂得和人相处,所以我想选择自己跟自己相处,还是最好的选择吧!
一个人的第一天。
我,好吗?不怎么好。
也让家人担心了。我仿佛不曾做过什么好的选择
看来,还是得做好孝顺父母的第一大条原则:不让父母操心。
我得再想想办法了。
也许我不懂得和人相处,所以我想选择自己跟自己相处,还是最好的选择吧!
一个人的第一天。
我,好吗?不怎么好。
也让家人担心了。我仿佛不曾做过什么好的选择
看来,还是得做好孝顺父母的第一大条原则:不让父母操心。
我得再想想办法了。
2007年11月2日 星期五
【轉載】1000位記者智囊團
發表人 口述│戴勝益 整理│王念綺.林 發表時間 2007/10/31
我認為一個人有沒有成就,和他會不會安排下班後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我在徵人的時候一定會問:「你通常怎麼打發時間?」聽完他打發時間的方法,我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未來。我認為,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個鐘頭以上的人,很容易終生一事無成。
閱讀報刊,把記者當智囊
我們應該要有「計畫性」地打發時間,下班後約朋友唱歌或喝酒的娛樂活動,可做為和朋友聯絡感情的橋樑,但回家後就不要一直待在電視前、或聊MSN,這樣打發時間,是浪費自己寶貴生命。若要與朋友聯絡,可以用電話,這樣的互動有聲音、語調,也較快速。有人甚至會比賽誰的MSN上掛的人比較多,並引以為傲,但那只是自我安慰,這種成就感對未來是沒有幫助。
若看電視則可選擇《CNN》或《Discovery》等有意義的頻道,每天只要一個小時就足夠了。每個人都要對
自己的前途有所計畫,學會安排時間,只要一天不吸收、一天不學習,就會開始慢慢落後別人的腳步。
台灣的媒體蓬勃發展,我預估跑商業線的記者朋友就有一千人,他們可以為了一、兩頁的報導無所不用其極地到處蒐集資料,將最好的資料,寫出一篇去蕪存菁的文章。其實每一位從事生產、製造、行銷、服務等商業行為的朋友,都擁有台灣最大的知識資源和學習管道,但大家卻忽略了,而將重要的情報資訊視為理所當然。
因為有這些認知,我就利用所有的零碎時間把台灣媒體所提供的訊息讀完,再從其中吸收自己想要的內容。我大學畢業的第一天,就開始訂《經濟日報》,連在當兵的時候也從不間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當兵的時候我看報、剪報最徹底,連廣告的小標題都剪下保留。例如,當時我在僅有三大張的經濟日報廣告欄中,看到有人出售製造橡膠手套的機器,這就明顯反映出整個環境景氣和市場的變化。後來我開始訂閱《工商時報》,當這兩份報紙疊在辦公桌上愈疊愈高,就會讓我有壓力去閱讀,所以每天看這兩份報紙是我必做的功課。
廣泛閱讀,升格領導智慧
十年前,我發覺到雜誌比報紙更有深度,因為它並非急於當天發稿,所以他們會經過更多的採訪和過濾無用的資訊,寫得更有深度、正確,讀者思考的空間也因而增加。
剛開始,我一個月只看一、兩本雜誌,但後來發現,每本商業、經濟類的雜誌都有自己的獨家或精華,我就無法阻止自己不看雜誌,現在只要踏入便利商店,第一件事就是瀏覽雜誌區,廣泛閱讀每個月出刊的三、四十本雜誌。
只要看到不錯的內容,我就會把它一張張撕下來,隨身帶著走;即使是不要的內容,我也會把標題全部掃過,了解裡面內容在寫哪些社會趨勢。就像近幾年流行「如何理財」、「如何存退休金」等書籍,它非常明確反映現在社會的需求面。
另外,我買書的原則都是從雜誌而來,因為能讓雜誌百中挑一的書籍,必定是值得讀者閱讀的好書。我也會觀察各書店的好書排行榜,並且了解每本暢銷書的大綱。
但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看一本書至少需要三天,所以我只要拿到財經、企管類的新書,就只看自序、推薦序和第一章,掌握整本書的大意內容。除非是小說類的書才會細讀,就像《唐詩》《論語》《孟子》,不僅了解它的文字之美,還看得到中國老祖先深遠的智慧。例如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演變成王品的分紅制度;「子不語怪力亂神」則是王品的不擇日、不看方位、不讓地理師進公司。這些企業文化和條例都是實踐論語,正可謂半部論語治天下。
身為一個領導者,廣泛閱讀報導、書刊、雜誌能擴大他思考的領域,減少錯誤決策的產生。如果下屬比你了解更多、更深入,他不但不服你,還會嚴重傷害你的領導權威。若能擅用一千位記者的智囊團,利用每段零碎時間隨手閱讀,就能將這些資訊融會貫通為自己知識的一部份,以及做重要決策時的佐證,成為一位言之有物的成功領導者。
原文出處:30雜誌網
我認為一個人有沒有成就,和他會不會安排下班後的時間有很大的關係。我在徵人的時候一定會問:「你通常怎麼打發時間?」聽完他打發時間的方法,我就可以知道這個人有沒有未來。我認為,每天看電視超過三個鐘頭以上的人,很容易終生一事無成。
閱讀報刊,把記者當智囊
我們應該要有「計畫性」地打發時間,下班後約朋友唱歌或喝酒的娛樂活動,可做為和朋友聯絡感情的橋樑,但回家後就不要一直待在電視前、或聊MSN,這樣打發時間,是浪費自己寶貴生命。若要與朋友聯絡,可以用電話,這樣的互動有聲音、語調,也較快速。有人甚至會比賽誰的MSN上掛的人比較多,並引以為傲,但那只是自我安慰,這種成就感對未來是沒有幫助。
若看電視則可選擇《CNN》或《Discovery》等有意義的頻道,每天只要一個小時就足夠了。每個人都要對
自己的前途有所計畫,學會安排時間,只要一天不吸收、一天不學習,就會開始慢慢落後別人的腳步。
台灣的媒體蓬勃發展,我預估跑商業線的記者朋友就有一千人,他們可以為了一、兩頁的報導無所不用其極地到處蒐集資料,將最好的資料,寫出一篇去蕪存菁的文章。其實每一位從事生產、製造、行銷、服務等商業行為的朋友,都擁有台灣最大的知識資源和學習管道,但大家卻忽略了,而將重要的情報資訊視為理所當然。
因為有這些認知,我就利用所有的零碎時間把台灣媒體所提供的訊息讀完,再從其中吸收自己想要的內容。我大學畢業的第一天,就開始訂《經濟日報》,連在當兵的時候也從不間斷至今已有二十多年。
當兵的時候我看報、剪報最徹底,連廣告的小標題都剪下保留。例如,當時我在僅有三大張的經濟日報廣告欄中,看到有人出售製造橡膠手套的機器,這就明顯反映出整個環境景氣和市場的變化。後來我開始訂閱《工商時報》,當這兩份報紙疊在辦公桌上愈疊愈高,就會讓我有壓力去閱讀,所以每天看這兩份報紙是我必做的功課。
廣泛閱讀,升格領導智慧
十年前,我發覺到雜誌比報紙更有深度,因為它並非急於當天發稿,所以他們會經過更多的採訪和過濾無用的資訊,寫得更有深度、正確,讀者思考的空間也因而增加。
剛開始,我一個月只看一、兩本雜誌,但後來發現,每本商業、經濟類的雜誌都有自己的獨家或精華,我就無法阻止自己不看雜誌,現在只要踏入便利商店,第一件事就是瀏覽雜誌區,廣泛閱讀每個月出刊的三、四十本雜誌。
只要看到不錯的內容,我就會把它一張張撕下來,隨身帶著走;即使是不要的內容,我也會把標題全部掃過,了解裡面內容在寫哪些社會趨勢。就像近幾年流行「如何理財」、「如何存退休金」等書籍,它非常明確反映現在社會的需求面。
另外,我買書的原則都是從雜誌而來,因為能讓雜誌百中挑一的書籍,必定是值得讀者閱讀的好書。我也會觀察各書店的好書排行榜,並且了解每本暢銷書的大綱。
但一個人的時間有限,看一本書至少需要三天,所以我只要拿到財經、企管類的新書,就只看自序、推薦序和第一章,掌握整本書的大意內容。除非是小說類的書才會細讀,就像《唐詩》《論語》《孟子》,不僅了解它的文字之美,還看得到中國老祖先深遠的智慧。例如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演變成王品的分紅制度;「子不語怪力亂神」則是王品的不擇日、不看方位、不讓地理師進公司。這些企業文化和條例都是實踐論語,正可謂半部論語治天下。
身為一個領導者,廣泛閱讀報導、書刊、雜誌能擴大他思考的領域,減少錯誤決策的產生。如果下屬比你了解更多、更深入,他不但不服你,還會嚴重傷害你的領導權威。若能擅用一千位記者的智囊團,利用每段零碎時間隨手閱讀,就能將這些資訊融會貫通為自己知識的一部份,以及做重要決策時的佐證,成為一位言之有物的成功領導者。
原文出處:30雜誌網
20070915 吉隆坡攝影節
我喜歡參加學術活動,只要有機會,交通方便,我都不會錯過。2007年9月15日~16日是馬來西亞吉隆坡攝影節。這個活動早在一個多月前我已經收到活動訊息幷且記錄在自己的記事本上。
9月15日那天是星期六,12點半下班后我就趕着去搭火車,然後轉搭單軌火車(Monorail)抵達Time Square。
因為很少來這裏所以還需要一點時間來找會場地點。
一去到會場看到現場一片黑壓壓就覺得蠻開心的,因爲大家都很踴躍參與這樣難得的活動。當然也表示馬來西亞玩攝影的人也還真不少呢!
連續兩天的活動,看到一些很優秀的人,比如《攝影人雜誌》創辦人Kim Teoh張榮欽,《彳亍地平綫》的作者林悅和林劍強,山腳下男孩成員之一黃文升。第一天參與各個座談,收獲非常豐富,特別是跟攝影精神層面有關的體驗,更是深刻。Forum,還有張榮欽的座談,是我收穫最豐富的活動節目。
第二天現場我也買了一本書,張榮欽的《神靈的故居》,當時剛好他就站在我旁邊,于是馬上買了就請他簽名,也順便跟他來了個合照。他是我見過最沒有所謂的攝影師“架子”的人。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就是他說一個攝影師,就算可以把花拍的美,把世界風景拍的很吸引人,但卻對自己的家沒有感情,拍不出家的美,那他不算是一個好的攝影師。大概是這個意思吧!我忘記他的一整句是怎么說的了,但大意就是這樣。
記得他說,有一次在一個演講上,他播放了他拍的他家的各個角落,厨房啊、客廳啊、門口啊等等之類的有關他的家的照片給現場聽者看。結果事後有朋友告訴他,幹嘛放他的這些照片,那是你家的事情跟我們又沒有關係。
听張榮欽的座談,很輕鬆很享受,他徬彿沒有特別為妳準備些什么,但是他總是有一番哲理等着妳自己去發現。聽他的說話,我頻頻點頭,因為我也是那一個,會拍我家厨房、拍厠所、拍客廳的人。哈!張嫚欐你算是哪根蔥啊!誰要聽妳講這些!
當天也有慈濟的攝影展,展出了世界各地觸動人心的一系列攝影作品。(下圖)
這男人看得很入神(上圖)
南北極之旅分享會(上圖)
搭乘破冰船不是普通人可以達成的願望啊!行程好貴好貴好貴....什么時候會有機會呢?
(上圖)和林悅、林劍強合照。現場很暗也很冷。
短短的兩天,每天都是觔疲力竭的回家,因爲要換很多車子,坐了巴士坐火車,然後轉monorail,但是我收穫滿滿。很開心呢!
訂閱:
文章 (Atom)